鈦礦三種常見的浮選法介紹
日期:2021-8-4 來源:威爾國際礦業(yè)裝備 點擊:次
鈦礦體脆而致密,因其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不容易從其回收過程中回收粗粒鈦鐵礦,但對其可浮性較好,可用浮選方法回收。
一、常規(guī)浮選。
鈦礦粉團塊浮選,是指利用捕收劑吸附在鈦鐵礦表面使其疏水,然后借助橋液的毛細重力作用使礦粒聚團,并在其上浮后進行分選。應該指出,在采用聚集浮選工藝選礦時,要時刻保證攪拌的強度和力度,這樣才能使礦粒更容易凝聚成團,達到選選效果。當用團聚浮選回收鈦鐵礦時,捕收劑推薦的油酸鈉應為3.5公斤/噸,抑制劑的用量為1.5公斤/噸。精礦品位可達45%以上,但若攪拌強度不足,回收率可達75%以上,回收率可達75%以上,但攪拌強度不足時,回收率可降低4~5%。另外,當葉輪直徑達到攪拌槽直徑的50%,葉輪距槽底一米左右時,葉輪的直徑和在槽內的位置都會對浮選指標產生影響,當葉輪直徑達到50%、距槽底約一米時,聚集浮選效果會更好。
一、常規(guī)浮選。
油酸、氧化石蠟皂、塔爾油和一些新型捕收劑是常規(guī)浮選工藝中常用的捕收劑。通常使用的是油酸及其皂類。這類捕收劑的應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,使用也比較可靠。但是,它也有一個主要的缺點,就是原料過多。氧化劑是一種石蠟經過氧化再皂化后得到的一種物質,這種捕收劑來源廣泛,價格更便宜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油酸及其皂類但這種捕收劑的選礦效率較低,得到的精選礦物的品位也不夠穩(wěn)定。塔爾油是塔爾皂酸化產物,與氧化石蠟皂相比,塔爾皂酸選礦的品位更穩(wěn)定,但在浮選前還需用乳化方法保證其捕收效果。該捕收劑與上述捕收劑相比,該捕收劑選擇性較好,且一般不需乳化,且對某些較難分離的礦物有較好的分離效果。如鈦鐵礦和鈦普通輝石在選礦中的浮游性比較接近,采用浮選方法分離難度較大。而且采用了一些新型捕收劑后,兩者都能很好的分離操作,大大提高了礦石品位。
混凝浮選又可分為選擇性絮凝法和疏水絮凝法。選擇絮凝是指在由兩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混合物中,先分別凝結成一種礦物,然后逐步分離。絮凝原理是利用懸浮在水中的疏水性顆粒之間所產生的疏水作用,使它們相互吸引和凝結成團,然后將它們分離。該工藝可將原礦品位由最初的不到10%提高到40%至50%,大大提高了回收率,使回收率達50%以上。
鈦礦粉團塊浮選,是指利用捕收劑吸附在鈦鐵礦表面使其疏水,然后借助橋液的毛細重力作用使礦粒聚團,并在其上浮后進行分選。應該指出,在采用聚集浮選工藝選礦時,要時刻保證攪拌的強度和力度,這樣才能使礦粒更容易凝聚成團,達到選選效果。當用團聚浮選回收鈦鐵礦時,捕收劑推薦的油酸鈉應為3.5公斤/噸,抑制劑的用量為1.5公斤/噸。精礦品位可達45%以上,但若攪拌強度不足,回收率可達75%以上,回收率可達75%以上,但攪拌強度不足時,回收率可降低4~5%。另外,當葉輪直徑達到攪拌槽直徑的50%,葉輪距槽底一米左右時,葉輪的直徑和在槽內的位置都會對浮選指標產生影響,當葉輪直徑達到50%、距槽底約一米時,聚集浮選效果會更好。